一、授予官职类
这类词语表示初次被任命为官员或授予新的官职。
拜:
授予官职,通常带有一定的敬意。多用于初次授官或授予较重要的官职。
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
授:
授予官职。与“拜”意思相近,但更为通用和平常。
例:《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授金印紫绶。”
除:
任命,授职。特指免去旧职,担任新职。是使用非常广泛的术语。
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征:
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通常是从地方到中央,带有“征召”之意,是自上而下的选拔。
例:《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bì):
由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员征聘某人为自己的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是自下而上的推荐。
例:《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对比:“征”和“辟”常连用为“征辟”,是汉代重要的选官途径。
选:
通过推荐或选拔授予官职。
例:《礼记·礼运》:“选贤与能。”
举:
推荐、选拔。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人才。
例:《后汉书·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起:
重新起用已经免职或丁忧(为父母守丧)的官员。
例:《元史·贾鲁传》:“起为太医院都事。”
二、提升官职类
表示官职得到晋升。
擢:
提升官职。既可指一般的升职,也可指越级提拔。
例:《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升:
提升官职。与“擢”意思相近。
例:《后汉书·王符传》:“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
陟(zhì):
提升,晋升。常与“黜”连用,表示官员的升降。
例: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拔:
提拔没有官职或有官职但地位很低的人。
例: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进:
晋升官职,提高地位或级别。
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加:
在原有官职之上,加领某种荣誉性的虚衔或享有更高待遇。
例:加太子少保、加钦差大臣、加封某某爵位。
超迁/超擢:
越级破格提升。
例:《史记·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三、降免官职类
表示官职被降低或免除。
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远调边远地区。是惩罚性非常明显的降职。
例: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左迁:
降职(汉代以右为尊,故称降职为“左迁”)。
例: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贬:
降职并外放。与“谪”相似,但程度和情感色彩可能稍轻。
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黜(chù):
废免,罢退。既可用于剥夺官职,也可用于剥夺太子、诸侯的王位继承权。
例:《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罢:
免去,解除官职。是比较常见的免官用语。
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免:
免除官职。
例:《史记·吕不韦列传》:“王(秦始皇)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乃免相国吕不韦。”
夺:
削去,罢免。带有强制、惩罚的意味。
例: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革:
革除,剥夺。
例:革职查办、革去功名。
废:
废黜,放废。与“黜”意思相近,常用于帝位、太子。
例:《史记·吕太后本纪》:“乃废少帝。”
削/削籍:
革职,从官员名册中除名。
四、平级调动类
表示官职级别未变,只是工作地点或部门发生变化。
迁:
调动官职。非常重要的一点:“迁”在大多数情况下指升职,但“左迁”指降职。单独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例(升职):《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例(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转:
调动官职,通常指平级调动。
例:《后汉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调:
调动,转换。
例:《汉书·张释之传》:“调为谒者。”
徙:
调动官职,与“转”类似,常指平调或微调。
例:《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移:
平移,调动。
例:移调、移知另一个州府。
五、 兼职/代理类
表示同时担任多个职务或暂时代理某职。
兼:
同时担任本官之外的其他职务。
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
兼任,通常指兼任较为低级的职务。
例:《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署:
代理,暂任。试用或候补某官职。
例:《三国志·诸葛亮传》:“署营都督。”
权:
暂时代理官职。
例:权知京兆尹(暂时代理京兆尹)。
摄:
暂时代理比本官更高的职务。
例:《左传·隐公元年》:“羊舌摄司马。”
判:
高位兼任低职,或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职务。
例:《宋史·韩琦传》:“判相州。” (以宰相身份兼任相州知州)
行:
代理(某官职)。常用于官职空缺时,由其他官员代行职责。
例:《史记·项羽本纪》:“乃行略定秦地。”
例:魏徵行宰相事。
六、退休/辞职类
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是委婉的辞职说法。
例:《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致”是“交还”的意思,“仕”指“官职”。
例:《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请老:
告老,请求退休。
告归:
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解官:
辞去官职。
悬车: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称“悬车”。指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