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资讯

壹生资讯

由于肌肉注射药物与静脉注射药物的不同,部分注射剂只能肌肉注射,不能静脉给药。

1.油溶液型注射剂

有的药物因在水中不溶解或不稳定或为了延缓药效而采用非水溶剂如注射用油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这类注射剂仅供肌肉注射或局部注射,不得用于静脉给药。如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黄体酮注射液均为灭菌油溶液。

2.混悬型注射剂

激素类药常用其醋酸酯,多在水中不溶,常制成混悬剂型,如甲泼尼龙醋酸酯混悬剂,仅供肌肉、关节腔内注射,不能静脉注射。

3.加入局部止痛药或抑菌药的注射剂

有的药物注射时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会加入局部止痛剂(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一般仅限于肌肉或皮下注射,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而有的注射剂制备时不加人局部止痛药,使用前在专用溶剂里加入局部止痛药,如青霉素钾以0.25%利多卡因作为溶剂。这些药物不能经静脉注射给药。

4.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注射剂

氨基糖苷类静脉推注时,血药浓度骤然升高,可引起呼吸抑制作用,只可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

5.因剂型特点或其他原因不能用于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K1、硫酸软骨素注射液、预混胰岛素制剂等。

另外:哪些药物静脉给药时发生血管外渗漏会引起不良后果?

静脉给药时如不慎发生渗漏,有些药物会引起不良后果,应引以注意。

1.抗肿瘤药

包括细胞毒类、抗代谢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等抗肿瘤药,外周静脉给药外渗的发生率为0.5%-6%。多次注射可引起血管变硬、疼痛及血栓性静脉炎,如药液外溢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化疗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应用化疗药物时对注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以减少或防止药物外渗。

2.钙盐制剂

包括葡萄糖酸钙、氯化钙、亚叶酸钙等,尤其是给药速度过快时,注射部位出现发红、皮疹、疼痛,甚至脱皮和皮肤坏死。发现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氯化钠液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利多卡因、透明质酸局部封闭,同时抬高患肢及热敷。

3.外周α-受体激动药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静脉输注时会出现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发绀、发红等。如发生药液外渗,应在渗漏处迅速用10mg酚妥拉明加氯化钠注射液作局部封闭浸润注射。

4.高渗性药品

包括20%甘露醇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等,外渗可致组织水肿和皮肤坏死。

5.其他

如加压素等,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血栓形成和坏疽。

相关推荐

诈骗涉案金额上亿元判多久
365bet网址是多少

诈骗涉案金额上亿元判多久

📅 10-23 👁️ 905
铁血大秦
全球最大体育平台365

铁血大秦

📅 10-24 👁️ 8740
如何在Chrome google浏览器中清除和管理Cookie
365bet网址是多少

如何在Chrome google浏览器中清除和管理Cookie

📅 08-26 👁️ 3099